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Spotify
  • Apple Music
首頁
部落格

最佳導引術 養生功法八段錦

  • 作家相片: youngzentao
    youngzentao
  • 2022年9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3月7日

八段錦導引術是華夏民族養生功法裡的亮麗明燈,流傳最廣影響最大,相傳早於唐宋就有相似動作流傳,但欠缺史書文籍可考,然在南宋時期陸續出現了八段錦文字記載。


ree

最早文字被發現在南宋時期,洪邁晚年所著的仙怪醫卜遣興小說(夷堅志)中有寫道...嘗以夜半時起坐,噓吸按摩,行所謂八段錦者。從此段文字可看出坐式八段錦已出現於南宋當代。


而立式八段錦也相繼出現在南宋時期。曾慥編著(道樞 . 眾妙篇) :


仰掌上舉以治三焦者也 ; 左肝右肺如射雕焉 ; 東西獨托,所以安其脾胃矣 ; 返復而顧,所以理其傷勞矣 ;


大小朝天,所以通其五臟矣 ; 咽津補氣,左右挑其手 ; 擺鱔之尾,所以怯心之疾矣 ; 左右手以攀其足,所以治其腰矣。


此段文字具體描述了動作外形,但並未有歌訣與名稱。


其後相繼在南宋陳元靚所編(事林廣記 . 修真秘旨之呂真人安樂法)記載了完整歌訣形式:


昂首仰托順三焦 ; 左肝右肺如射雕 ; 東脾單托兼西胃 ; 五勞回顧七傷調 ;


鱔魚擺尾通心氣 ; 兩手搬腳定於腰 ; 大小朝天安五臟 ; 漱津咽納指雙挑。


此後八段錦持續名稱延續到清末,終於出現了圖文並茂且歌訣名稱定名,並沿用迄今(新出保身圖說 . 八段錦)其歌訣為:


兩手托天理三焦 ; 左右開弓似射鵰 ; 調理脾胃須單舉 ; 五勞七傷往後瞧 ;


搖頭擺尾去心火 ; 背後七顛百病消 ; 攢拳怒目增氣力 ;兩手攀足固腎腰。


八段錦從宋代始於文字,流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,後世將八段錦依運動方式區分為:坐式 , 立式八段錦 ; 而立式八段錦又區分為文 , 武八段錦。文八段錦為站立勢,動作綿柔緩和,又稱南派 ; 武八段錦以強身健體為主,採取沈身坐腿腰馬步樁姿,以武架練功,又稱北派。


養真太極拳社以武架八段錦為鍛練基礎,從武術基本動作要領,循序漸進教學。首先學習鬆活骨架關節,有助肢體肌肉去僵求柔不用力,再練習自然吐納呼吸開合,融合八段錦單勢教學,各組動作反覆練習,直到能正確完成武八錦。


養真武八段錦以武入道,諄循天地自然法則,從強化腰腿調正骨架,導體令柔伸展筋肌,順通經絡血脈,可有效增強體質,祛病強身,達到延年益壽不老春。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